国家级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

2020成都科技类双创载体251家,孵化面积达618万平方米

发表时间:2021-10-18 09:46

2021年3月30日下午,由成都市科学技术局主办,成都生产力促进中心、成都科技企业孵化器协会承办,成都数字媒体产业化基地有限公司、盈创星空金融科技科创空间协办的“2020年成都市创新创业载体工作会”在成都高新区举行。会上,《2020成都市孵化器及众创空间年度报告》(下文简称“报告”)正式发布。

报告指出,2020年,虽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成都双创孵化器数量依然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截至目前,成都已形成覆盖全域和企业成长全过程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功能区”孵化培育链条,科技类双创载体从2013年的17家增至251家,孵化面积达到618万平方米,其中国家级孵化器19家,省级孵化器26家。


▲“2020年成都市创新创业载体工作会”现场

另一方面,通过与包括大连、广州、杭州等在内的14个副省级城市创新创业发展现状比较,报告指出,成都在国家级创孵载体、有效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和知识产权上处于中游水平,大部分指标位列5-7名,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仍存在一定差距。为此建议:成都需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推进区域创新创业升级发展,以充分激发发展潜力。

报告提出,未来,成都创孵行业可以借助政策优势,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一带一路”建设。

比如,创孵载体作为“双创”发展战略的有力抓手,可以通过加强成渝两地孵化行业联动,推动两地创新资源互享、产业信息互联,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同时,把握“一带一路”政策机会,成都创业孵化载体应当以全球创业创新资源为基础,探索联合孵化、跨境孵化、国际合作的机制,构建“一带一路”创新孵化协作网络,推动创意、产品与资金、市场精准对接。

2020年4月,成都提出建设1000万平方米的高品质科创空间,高品质科创空间既是产业基础能力和公共服务平台的主要承载区,也是未来产业生态功能和新市民生活空间的集中展示区,创业孵化载体应重点关注、积极融入高品质科创空间建设。

报告还提出,成都创孵载体应进一步完善运营管理机制,建立专业服务能力的管理团队,集成产业、资本、市场、政府等外部资源,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链式创新服务,提高孵化产出效果。


红星新闻记者 彭祥萍

编辑 官莉




国家级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联系地址: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隆中路18号(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内)            
联系电话:0710-3593170      联系邮箱:351607033@qq.com                      
科技园微信
website qrcode
手机版
园区入驻咨询
 
 
——————
热线电话
0710-3593170
喻老师:
18372268050
张老师:
139722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