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

2015年11-12月工作简报

发表时间:2016-08-03 16:13

襄阳市大学科技园

工作简报

二O一五年十一月—十二月


成果篇


热烈祝贺襄阳市大学科技园荣获

科技企业孵化器湖北省第13名

近日,从省科技厅获悉,2015年度全省“3A”科技企业孵化器评选揭晓,经综合考评,襄阳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入选全省10家“3A”孵化器,襄阳市大学科技园、襄城区创业服务中心、襄州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位列全省排名前30名孵化器,我市入选全省“3A”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全省排名前30名的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达4家,仅次于武汉,居全省第二位。

在综合考评总分排名前30名的孵化器中,襄阳高新创业服务中心位列武汉市2家孵化器之后,排名全省第3名,入选2015年度全省10家“3A”科技企业孵化器,获70万元省科技经费支持;襄阳市大学科技园、襄城区创业服务中心、襄州区创业服务中心排名分别位列全省第13名、第27名、第28名,分别获52万元、30万元、28万元的省科技经费支持。此外,樊城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获得省孵化器功能建设奖励10万元。

目前,我市已有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9家,省级众创空间7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数量均仅次于武汉市,居全省第二。


热烈祝贺襄阳市大学科技园荣获工信部首批

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称号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示范基地建设管理办法》(工信部企业〔2015〕110号)、《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推荐第一批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示范基地的通知》(工信厅企业函〔2015〕414号),国家工业和信息部组织开展了相关评审工作,襄阳市大学科技园通过了此次审核。

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基地既是创办小型微型企业的场所,更是新形势下“以创业促进创新,以创新推动创业”的载体。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15〕32号),发挥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示范基地在引导、推动和服务小型微型企业创新方面的作用,国家工信部现将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示范基地更名为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并将通过审核的基地名单予以了公示,襄阳市大学科技园通过审核并榜上有名。

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第一批评选由国家工业和信息部组织开展,有上百家单位参与评选,经过为时几个月的层层选拔与考核,襄阳市大学科技园经过不懈努力,脱颖而出,拔得头筹,成功通过此次首批评选审核,获得了首批“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的荣誉称号。

“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荣誉称号是襄阳市大学科技园继获得湖北省科技厅颁发的“湖北省科技企业孵化器”“湖北省新型创业服务平台”,“科技企业服务站”等省级荣誉外获得的又一项国家级荣誉。能获得此殊荣,是襄阳市大学科技园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号召后一直努力所取得的优异成绩,在获此荣誉的激励下,襄阳市大学科技园将会在创新创业的工作上不断努力,在创新创业的道路上不断的越走越好,越走越远!


襄阳电影人在第二届深圳国际微电影节上获关注

12月7日,第二届深圳国际微电影节如期在深圳南山文体中心开幕,最终有12部作品获得金海角奖。襄阳市动漫影视协会会长兼襄阳市大学科技园企划总监邓林鑫,参与拍摄的故事片《伊林》,获最佳影片提名。来自美国和瑞典的影片斩获多项大奖。

此前,《伊林》已经获得第四届北京国际微电影节最佳影片和组委大奖两项提名;获得由南方报业集团主办的第三届南方微电影节铜奖和最佳影片最佳男女主角三项提名;并获得第二届中国天津国际微电影节优秀奖。

电影节期间,襄阳市大学科技园委派《伊林》主创邓林鑫等人与来自瑞典的著名电影人Ivan Mathias Pefersson深入交换意见,并就将来的合作达成初步意见。

鉴于当前电影市场恶搞风日盛的现状,著名影视剧作家和评论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影协电影文学创作委员会副会长赵葆华先生做了主题演讲。《伊林》主创给予热切响应,并计划在来年的创作中关注大学生创业题材,特别是关注职业技术类院校学生出社会后的励志故事,积极唱响主旋律讴歌新时代。


交流篇


省市组织部领导莅临襄阳市大学科技园调研

11月9日下午,湖北组织干部学院毛卓水院长、襄阳市组织部副部长刘国安一行在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余荣宝的陪同下莅临襄阳市大学科技园进行调研。

“聚木牛流马首创地,做创新创业智慧人”是大学科技园的两句口号,大学科技园副总经理李萍为其由来对在场领导做了详细的讲解。省组织部领导听后表示“这两句口号既结合了襄阳当地的文化特色,又响应国务院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创新理念,是希望更多的襄阳人投入到创新创业的工作中来,是一个很有创意很有激励性的口号,相信大学科技园的工作应该会是越做越强,越做越好!”

省组织部各位领导在大学科技园的商务部招商咨询处,仔细查看了在大学科技园内入孵的企业资料以及创业扶持资料。在科技园李总的热心和耐心讲解下,大家清楚的了解了企业入驻大学科技园的详细流程和帮扶政策。

省组织部各位领导接着参观了北京大学创业训练营襄阳基地,一行人正前往二楼参观合众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身处干净整洁温馨的工作环境,大学生企业的员工们正在努力的工作。

科技创新型企业斯塔克公司用3D打印技术制作的成品。

省组织部的领导最后说道:“襄阳市大 学科技园的创业氛围十分浓厚,为创业者提供一个了优质的创业环境,并为创业者的事业成功作出专业细心的服务,值得很多人学习。”


《襄阳日报》关于大学科技园的相关报道:推动“双创”转换发展动力 打造襄阳转型升级新引擎


共青团中央城市青年工作部领导一行

莅临襄阳市大学科技园调研

11月18日,共青团中央城市青年工作部就业创业工作处处长洪亮、共青团省委学校部副部长何淼、共青团市委书记王岩、共青团市委城青部部长黄斌莅临襄阳市大学科技园调研。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共青团委会部分领导,襄阳市大学科技园总经理刘传会教授陪同参观。

洪处长等一行刚进入科技园一楼大厅,就对科技园干净明亮的工作环境大加赞赏,他提到“环境建设是做好创新创业工作的基础,有了良好的创业环境,园区创业的大学生才能舒心的干、放心的干,襄阳市大学科技园确实是个能让学生放心大胆创业的好地方。”

在招商咨询处,襄阳市大学科技园总经理刘传会教授为洪处长等领导详细介绍着企业入驻科技园的流程、办院理念、帮扶政策和服务内容。参观了科技园内多家优秀创业企业,如余钱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合众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并和创业者亲切的沟通与交流,详细的了解了这些企业在创业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耐心的为他们解答与指导。

洪处长一行在维胜机器人创新工厂仔细研究工业机器人部分零件


回襄创业的优秀大学生斯塔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办人刘影就3D模型的生产过程和原理做介绍


随后,各位领导参观了园区企业湖北维胜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和襄阳斯塔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洪处长表示:“一个国家机器人水平的高低,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是现时代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标志。国内外很多企业都是通过使用工业机器人来提高生产率和产品质量。智能机器人是具有感知、思维和行动功能的机器,对人类开辟新的产业,提高生产与生活水平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在襄阳市大学科技园内能见到工业智能机器人方面的企业,洪处长感到十分欣慰!

最后,洪处长说:“现在的青年人创新创业的势头很猛,建议引导在校生先把学业做好,磨刀不误砍柴工。已经毕业的,就努力把企业做大做好,青年人一定是创新创业工作的主力军!”


机器人撑起创业梦——记湖北维胜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何伟

一个“85后”的小伙;带领一个10人团队,用一年的时间,使公司纯利润达到200万元。他就是我市首家创客空间的创办者,湖北维胜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何伟。

  11月21日,在襄阳大学科技园湖北维胜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内,何伟向记者讲述了他的创业经历。

  2006年,何伟退伍转业后当过销售员、卖过马桶、卖过轮胎……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进入了襄阳市烟草局工作,由于工作踏实努力,多次被评为优秀工作者,25岁就被提拔为代理所长。

  “稳定的工作不是我的追求,我想通过创业实现自己的价值,有能力去帮助别人。”何伟说,由于从小受到很多亲戚朋友的帮助,他立志在自己有能力时,要去帮助更多人。

  2008年,眼光敏锐的何伟发现市政设施生产有很大的市场需求,而当时,全国只有500家企业做市政设施。何伟便毅然决然地辞去了工作。辞职后,他与7个伙伴共同筹资60多万元,创办了一个市政设施生产工厂,生产钢结构一体化公交站台、交通护栏、楼梯扶手等公共设施。通过该项目,何伟赚了1000万元。

  “我在做市政设施的过程中发现,用人工加工铁件成本高、产品精度不够,而且不便于管理,如果有一款机器人可以替代人工,那就省事了。”何伟说。

  2010年,何伟与一个有着13年模具开发和结构配件经验的合作伙伴,开始研发可替代人工的机器。经过2年的努力,他们终于克服许多技术难题,研发出一台数控自动送料机。

  “襄阳有很多的汽车零部件公司,我们研发的产品正好能解决他们的需求,我何不就做高附加值的实体经济呢?”何伟说。

  2014年9月,何伟带着工业机器人项目在襄阳市大学科技园落地,成立了湖北维胜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何伟说,以前他们生产的产品只针对市政设施,比较单一。为此他根据襄阳小型汽车零部件厂家多的特点,研发出覆盖汽车生产所有工位的机器人:自动化焊接机器人、激光切割机器人、码垛机器人、搬运机器人……还可以根据客户需求定制产品。

  然而,他们精心研发的产品在襄阳市场却遭到了冷遇。同样功能的机器人,一些大型企业都热衷于购买世界名牌,而需要他们产品的小型企业,却不知道他们公司的存在。

  为了打开市场,何伟与伙伴们一次次找到本地汽车零部件企业介绍自己的产品,通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凭借公司优质的产品和售后服务,打动了一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因为过去任何品牌的机器人出现问题,都必须从上海、深圳请技术工人来维修,费用大都在1万元左右。而何伟的公司就在襄阳,售后维修十分便宜又便捷。

  目前,何伟公司生产的机器人已远销大连、广西、上海、成都等地,还获得市工信委颁发的鄂西北工业机器人服务平台,并负责鄂西北地区机器人的技术支撑和售后服务。

  “由于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在机械加工等方面有着很强的实力。我便在大学科技园创办了我市第一家创客空间,这样学生的创新创意可通过企业实现市场化推广,而企业根据订单需求,可将机器人的外部形象、内部改造等科技创新项目外包给学校。”何伟说。

  何伟最后告诉记者,目前他们公司接到的订单源源不断,公司年内还准备申请6个系统发明专利和30个实用新型专利,争取明年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襄阳市教育局局长程敬荣等一行领导莅临

襄阳市大学科技园参观交流

12月3日,襄阳市教育局局长程敬荣等副科级以上多位领导干部莅临襄阳市大学科技园襄职天空创业园参观考察,襄阳职业技术学院的党委书记蔡泽寰教授等学院领导陪同参观。

作为东道主,襄阳职业技术学院的党委书记蔡泽寰教授热情的向在场的各位接待介绍了襄阳市大学科技园的园区环境、发展状况,以及目前所取得的成绩。

  随后,程局长等一行领导逐一前往园区企业进行参观,湖北余钱宝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是最早落实“大手牵小手”帮扶模式的优秀企业之一,“大手牵小手”帮扶模式即成熟企业和大学生初创企业“结对子 手牵手”,通过业务外包、参与经营和管理等方式,带动大学生初创企业发展。余钱宝作为在孵成熟企业已为多个大学生初创企业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

湖北余钱宝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长马艳军向教育局各位领导详细介绍了公司经营状况和发展方向

园区内北京大学创业训练营入驻的优秀大学生企业——襄阳众天网络营销策划有限公司,公司总经理孔繁宇向教育局领导表达了对襄阳市大学科技园的感激之情,他说:“起初刚建立公司时,只有一个想法,对经营管理都不懂的大学生,科技园针对大学生企业提供免费的办公场地、培训课程,公司的税收上也享有优惠,在科技园的帮助下,现在公司订单接了不少,公司也慢慢步入正轨。”

湖北维胜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人员正在为各位领导介绍智能机器人运作的基本原理和公司发展状况。

最后,程局长等一行人前往参观智能科技型企业——襄阳斯塔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并对用3D打印机生产出来的十二生肖兽首等最新3D产品模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此专程参观了斯塔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工程部,公司总经理刘影详细介绍了3D打印的生产过程。


襄阳职业教育集团正式成立

为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构建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推进中高职一体化培养。12月4日,襄阳职业教育集团成立暨职教联盟2015年年会在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召开。相关市领导和市教育局主要负责人、各县市区政府领导和各中职学校代表与企业家代表,以及学院领导和相关单位负责人共100多人出席会议。

会议通过了襄阳职业教育集团成员单位名单。新当选的襄阳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襄阳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李菲回顾了过去五年职教联盟的主要工作与成绩。他认为,过去五年完善了联盟治理体制,提升了职业院校师资专业能力和实践技能水平,推进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并多次组织开展襄阳中职学生职业技能大赛,承担学生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实践动手能力。对于2016年的工作,李菲表示要紧紧围绕创新专业共建模式,实现中高职一体化培养;建立职教专业中心组,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建立职教师资常态培训机制,提升专业教师自身素质与推进专业技能交流,大力开展技能竞赛这四个方面,共同推进集团内中高职“统筹规划专业,交融安排学制,梯次设定目标,接续开发课程,分层开展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推进专业托管、3+2一体化培养、2+3衔接式培养,推动集团内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成立大会上,襄阳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李菲还与襄州职教中心校长赵伟,现场签订了中高职专业共建协议,所有与会代表共同签署了“构建襄阳现代职教体系,打造汉江流域职教中心”的宣言。

襄阳职业教育集团的成立标志着以校校合作、校地合作、校企合作为出发点,以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为纽带的职业教育合作平台的正式建立,在未来集团将以整合职教资源,努力推进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探索中高衔接融合模式为目标,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河南省驻马店市政府考察团莅临襄阳市大学科技园考察

12月4日,河南省驻马店市政府考察团莅临襄阳市大学科技园参观考察,襄阳市大学科技园副总经理李萍热情接待并陪同讲解。

科技园副总经理李萍对大学科技园的运营模式和在孵企业的现阶段状态向考察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结合襄阳本土传统文化故事绘声绘色的向河南省驻马店市政府考察团解释了“聚木牛流马首创地,做创新创业智慧人”这两句科技园的办园宗旨的由来。



近日,襄阳市大学科技园刚刚荣获工信部首批“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称号,一直以来科技园凭借着多个帮扶政策和帮扶模式为初创企业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支持小型微型企业成长壮大,其中推出的“大手牵小手”的帮扶模式的成果尤为突出。湖北余钱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长马艳军是襄阳职业技术学院早年园林专业的优秀毕业生,现在企业发展壮大后回到母校牵手园区初创的小企业,帮助初创企业筹备资金和对接业务,帮扶更多的小型微型发展壮大,在余钱宝公司,科技园副总经理李萍认真的介绍了这种模式存在的必要性、独特性和创新特色。



河南省驻马店市政府考察团的领导听完科技园副总经理李萍对“大手牵小手”帮扶模式的详细介绍后,与帮扶了多家初创企业的优秀企业家马艳军亲切握手,对他为初创企业做出的贡献赞不绝口。

随后,河南省驻马店市政府考察团一行人在科技园副总经理李萍的带领下参观了园区内的湖北维胜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等几家优秀的科技创新企业的发展状况,考察团相继参观了湖北维胜机器人科技的生产研发车间和襄阳斯塔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3D打印工作室,详细参观了解了工业机器人的生产和加工过程,他们对湖北维胜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的机加工实力和取得的成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对襄阳市大学科技园创新创业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的赞许。



市政协和科技局等一行领导莅临襄阳市大学科技园考察

12月10日,市政协和科技局等一行领导莅临襄阳市大学科技园参观考察,襄阳市大学科技园向辉经理接待并陪同参观。

近年来,襄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把“双创”工作作为城市转型升级的战略引擎。襄阳市大学科技园一直致力于积极培育创新创业文化,大力引进创新型企业和项目,努力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为襄阳市大学毕业生回襄创业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支持。

随行的高校领导相继参观了襄阳市大学科技园的多个初创企业,在北大创业训练营,来访领导对新入驻的初创企业进行了深切慰问。科技局领导与全球飞吧的创业者深入交谈,全球飞吧的吴双超主管为来访领导做了详细的介绍,在听取了吴主管介绍后,科技局一行领导对全球飞吧的基本概况和运营模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鼓励初创企业要努力做大做强,为襄阳在新形势下的十三五建设出一份力,推动经济上行做贡献。

随后,来访领导又参观了齐齐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在参观了解了齐齐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运作情况后,来访领导忍不住激动的竖起了大拇指,针对襄阳市大学科技园在双创工作上所取得的成绩和做出的贡献表示大加赞赏,并说道:“在科技园我们深深的感受到了浓浓的创新创业文化气息,干净整洁的创业环境为创业者提供了强有力的后勤保障,确实能让入驻企业享受到创业初期的各种福利,是实实在在做事情的好地方,好单位,为你们点赞!”

最后,在维胜机器人创客空间,一行领导观看了工业机器人的生产和加工过程,他们对湖北维胜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的机加工实力和取得的成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鼓励公司越做越强越办越好。


活动篇


北京大学张海霞教授创新思维与创意设计

专题讲座如期举办

11月1日上午,襄阳职业技术学院、襄阳市大学科技园邀请了北京大学著名学者、博士生导师张海霞教授,为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全体就业创业课程指导教师、创新创意创业俱乐部的同学们做了一场题为高职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意设计的专题讲座。此讲座同样也是2016国际ICAN创新创业大赛的动员大会。

张海霞教授在微纳设计与加工技术、SIC MEMS技术、微能源技术领域深有研究。现任全球华人微纳米分子系统学会秘书长,全球华人微米纳米技术合作网络执行主席,IEEE NTC北京分会主席,国际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ICAN)发起人。

张教授开始以自己的英文名字Alice作为切入点,用诙谐幽默自嘲的方式来介绍自己,形容自己是可爱的美丽的女博士,而不是外界所说的灭绝师太,让在场的老师和同学们对这场生动的讲座充满期待,并以微型执行器,智能手机中的MEMS器件,可穿戴MEMS器件、MEMS器件在战场上的广泛应用,引出了创新创意的主题。

张教授结合自身实际,深入浅出的分析了创新创业五步曲,第一步:发现自己,找出一个与众不同的我;第二步:拓展想象空间,尽情奇思妙想;第三部:换个角度看问题,解放禁锢的思想;第四部:打破思维局限,创新创业没有标准答案,要找自己的答案;第五步:建立开放式的思维模式,创新创作从我做起。

全球化时代,创新无国界,跨界才精彩。张教授以美国宇航局NASA总署科学顾问的卡梅隆拍摄电影《阿凡达》为例,向我们证明只要有创新和创意跨界也一样能够取得成功。同样以电影《上帝也疯狂》和拥有四家跨国企业的南非企业家埃隆·马斯克为例,来证明创新无国界。创新创业源于内心,要启动内心、勇于创造、解决问题、积极实践。

张教授也是创新创业的勇于实践者,开创了国际大学生ICAN创新创业大赛,为全世界的青年学子搭建了公平公正公开的创新创业PK舞台,吸引着全球20多个国家的青年学生圆自己的创新创业梦。讲座过程中同学们积极提问,和张教授进行了沟通交流。她鼓励大家要在实践中体现创新的活力,详细介绍了大赛的情况,并欢迎大家积极参赛。希望通过创意创新大赛能让每一位有想法的年轻人有机会成为下一个比尔盖茨和乔布斯,并骄傲的告诉自己“YES,I Can”!

国家级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联系地址: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隆中路18号(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内)            
联系电话:0710-3593170      联系邮箱:351607033@qq.com                      
科技园微信
website qrcode
手机版
园区入驻咨询
 
 
——————
热线电话
0710-3593170
喻老师:
18372268050
张老师:
13972292022